世界母乳喂养周 | 母乳喂养好处多多 促进母乳喂养需各方形成合力
添加日期:2024-08-08
来源/东方IC(下同)
母乳是妈妈给予宝宝的无价之宝。
今年8月1日至7日是第33个“世界母乳喂养周”,今年的活动主题为“支持母乳喂养,共建生育友好”。记者日前走进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,近年来申城每5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在一妇婴出生,是名副其实的上海“大摇篮”。产大科科护士长、副主任护师黄蓉指出,母乳喂养不仅营养丰富,而且不用担心卫生问题,还可以让妈妈有良好的健康和幸福感。
对母婴都有好处
“母乳是宝宝最佳的饮食选择。”黄蓉表示,母乳能够完全满足婴儿在出生后4-6个月的生长发育需要。
研究显示:母乳喂养的宝宝,成年后患代谢性疾病如肥胖、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冠心病的概率明显下降。此外,纯母乳喂养有助于降低儿童和青春期肥胖的风险;和纯母乳喂养相比,非母乳喂养宝宝患有严重营养不良的概率超出10%。母乳喂养还可将宝宝患哮喘的概率降低9%。
数据还表明,坚持6至24个月母乳喂养的妈妈,患乳腺癌的概率降低25%,患卵巢癌和子宫癌的概率降低11%-25%。
“每天分泌母乳消耗热量高,可有效帮助妈妈在产后减轻体重,恢复体形。”黄蓉告诉记者,“母乳喂养还可以使妈妈患糖尿病的风险降低。坚持母乳喂养12个月及以上的妈妈,患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大幅度降低。”
科学认知不足影响最大
国家《母乳喂养促进行动计划》提出,到2025年,母婴家庭母乳喂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70%以上;母婴家庭成员母乳喂养支持率达到80%以上。黄蓉透露,在一妇婴住院产妇中,愿意母乳喂养的比例约为75%。
“在临床中我们发现,产妇和她们比较关键的家属对母乳喂养的认知偏差,是导致产妇不愿意采取母乳喂养行为的主要原因。”黄蓉表示,“由于科学认识不够,这些家庭往往一开始就不打算母乳喂养。”
另外,如果新手妈妈没有获得较好的指导,与宝宝的磨合比较生疏,造成疼痛等情况,也会打击母乳喂养的积极性。而爸爸或家属如果不愿意承担清洁奶具、照顾宝宝等工作,影响产妇休息的话,同样不利于母乳喂养。
“再有就是妊娠并发症影响产妇的精神状态,以及代际之间育儿理念的差异等因素,都会影响产妇实施母乳喂养行为。”黄蓉指出。
改善母乳喂养支持环境
黄蓉表示,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已经建立起母乳喂养的三级管理网络——第一级是由责任护士、护士长对产妇开展母乳喂养的指导;二级网络则是设立母乳喂养巡回岗,由产科工作至少十年、或参加过90学时国际母乳喂养核心课程培训的资深护士担任,来会诊解决母乳喂养中相对复杂的问题;三级网络针对的是前两级无法处理的问题,若涉及外科病情,也会通过三级网络转接乳腺科等科室。
“近年来,我们也鼓励尽早进行母婴皮肤接触,在断脐后婴儿最好趴在妈妈身上90分钟,感受妈妈的心跳,熟悉妈妈的味道。”黄蓉说,“如果妈妈因为伤口疼痛或非常疲劳没办法做这件事,爸爸完全可以代替。”
黄蓉觉得,促进母乳喂养,需要各方形成合力,改善母乳喂养支持环境,“申城很多公共场所都有爱婴室,这非常好。”她补充说,产妇回归职场后,工作单位是否有存放母乳的冰箱、是否有私密的单独空间可供吸奶、周围同事的眼光等都会对母乳喂养行为产生影响,“做到母乳喂养,需要家庭、社会的共同支持,希望公众能给妈妈们更多鼓励和爱意。”
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